税务政策
税务是指和税收相关的事务。一般税务的范畴包括:
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基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常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四、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五、税收制度构成的七个要素 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关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率,这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程度。税率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4、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
5、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一般的按次与按期征收两种。
6、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地方。一般是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发生地。
7、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纳税义务的规定。从目的上讲有照顾性与鼓励性两种。
六、现在的税收分类及税种。按现在大的分类,主要是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和其他:
1、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
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4、财产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5、行为税:印花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6、其他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新译通税务政策翻译成功案例:
北京芳草渔村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绿柳居素食餐饮连锁
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国际连锁公司
九头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有关税务政策的一般知识:
税负居高不下的秘密
关于税收负担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一是宏观税负的比较;一是企业作为一个个体的横向比较。前一个指标参照于税收占GDP的比重,后一个指标则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来完成。
从宏观角度比较,如果仅从税收收入这块来看,中国大陆地区的税负并不算高。这些年来我国的宏观税负一直保持在15%~18%,2004年税收收入在比上年增长25.7%、多收了5256亿元的基础上,宏观税负还不到20%,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宏观税负一般在25%~30%,发展中国家低于20%的也为数不多。当然,这组数据如果用两个关联度非常强的因素去做一个修正,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一是发达国家的税收中含社会保障这一块(我国的税收中不含),比如美国的税收总收入中就含着个人薪酬12%的社保税;而尤其重要的是,纳税人在缴纳税收后应该享受的政府服务尚不理想,也就是说,我们的纳税人在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其次,我国税收之外的收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这是一个大问题。有人估计,目前全国的税外收费规模大概在1万亿元这样一个水平上,就是保守的数字也不会低于8000亿元,也就是说,时至2004年,税外收费的规模仍然占税收总额的1/3以上。如果用上述数据对我国目前18%的宏观税负做一个修正的话,肯定会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税负”畸高,已经超过30%!
从企业这个微观角度分析,人们对税负的感受似乎更真实一些。目前的状况是国有企业税负比民营企业重,民营企业比外资企业重。不过,尽管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在缴税问题上可能会有一些水份,但面对地方政府的收费则很少敢有半点含糊。事实上,名目繁多的制度外收费大部分来自个体户、中小企业。个体户、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超过大型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有些收费则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比如对私营企业收取的工商管理费,同样是企业,为什么国有企业就不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