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景德镇为江西省直辖市。位于江西东北部,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西与波阳县接壤,东北与安徽祁门县、东偏南与婺源县毗连。全市土地面积5256平方公里。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5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3万人,增长0.15%。其中非农业人口59.6万人,占39.4%。
景德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汉唐以来即以盛产陶瓷而著称,宋代以后与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明清之际,发展为中外闻名的瓷都,建国后,为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被列为甲类开放城市。"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世界的"瓷都"。
新译通景德镇翻译成功案例:
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
江西亚金纺织有限公司
景德镇富义陶瓷有限公司
江西运吉纺织品有限公司
景德镇常青陶瓷有限公司
景德镇华夏工艺品有限公司
有关景德镇的一般知识:
历史沿革
据《浮梁县志》记载,景德镇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属楚国东南境,秦属九江郡番县,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三国时为吴地,东晋设镇,始称"昌南",后易名"新平",辖于江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浮梁",北宋赵恒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定名"景德镇",辖于浮梁县。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获得解放,随后从浮梁县分出,置景德镇市,1960年,浮梁县并入景德镇市,成为市郊区。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饶地区的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管辖,原波阳县的鲇鱼山乡和荷塘垦殖场同时划属景德镇市昌江区。1988年10月,浮梁县恢复建制。1992年9月,乐平县被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至此,景德镇市下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
自然概况
气候特点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季多偏北风,春夏之交梅雨绵绵,夏秋之际晴热天多。2005年,年降水总量1305.1mm,年日照1569.5小时,极端最高气温为38.2℃,极端最低气温为-5.9℃,年平均气温18.4℃,无霜期269天。
自然环境
景德镇是江南山城。座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境内山峦起伏,东北方向为黄山余脉,群峰环峙、地势高峻;东南方向为怀玉山北坡,山岭逶迤,海拔一般为250-400米,最高峰五股尖海拔1618米。河川纵横交错,北部有源于安徽祁门县大洪山的昌江,全长210公里,自北向南越境而过,直注鄱阳湖;南部有发源于德兴县的乐安河,全长240公里,经乐平市区向北蜿蜒,最后汇入鄱阳湖。
自然资源
景德镇市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有瓷土、煤、钨、锰、铜、铝、金以及大理石、海泡石等,其中储量之丰、品质之优,首推瓷土,虽经千余年开采,仍未枯竭,就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尚可开采300余年。山林资源有杉树、马尾松、毛竹、油茶、油桐、漆树等,并盛产山苍子、猕猴桃、橡子、杜仲、金银花、七叶一枝花等野生植物和药材。动物资源中有猴、蛇、穿山甲、相思鸟等珍禽异兽。
旅游资源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互为一体,具有非同构性、非季节性和很强的商业性,旅游内容十分丰富。悠久的制瓷历史,独特的陶瓷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瓷都拥有的得天独厚、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我市已经拥有充分展现陶瓷文化的陶瓷文化博览区,有展示古代官宦文化的江南第一衙——浮梁古县衙景区,有集陶瓷、生态、红色、古镇于一身的高岭(瑶里)风景区,这三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代表了我市三种不同风格的旅游产品,初步构成了我市旅游资源的新格局,进一步奠定了我市的旅游城市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