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美术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美术要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立体的或平面的视觉形象,作为人们之间交流审美信息的手段,所以美术又称为“造型艺术”
一般来说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但是从本质上来看,美术是一种精神意识创造的产品。
如周代的《盂鼎》记录着周王赏赐给奴隶主土地、奴隶的铭文,它包含着象征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观念。
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是封建帝王举行祭礼的建筑,包含着祈求上天“赐予丰年”的信仰。罗丹的《思》塑造了一个非常年轻、秀美的女性头像,仿佛陷入无法摆脱社会束缚的沉思,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吐放出来,就像罗丹自己说的:“形体表达内在的精神”,“一切都是思想”。
由此可见,美术的本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是通过服务于某些中介环节而从属于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美术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战国的《虎座鸟形鼓架》中的鸟就是神话中的灵鸟“凤”,传说它一出现就会“天下康宁”,完全是艺术构想出来的,但却是代表着中国民间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象。
美术创作是个体性精神劳动,必然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
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采用了立体主义的分解与组合手法,表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忧虑。
凡高的《星月夜》那动荡、闪烁的星空和景物表现出他独特的性格和骚动不安的潜意识活动。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也正由于这一特点,历史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和流派,从而可以满足人们复杂的审美要求。
美术的社会功能
由于美术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广泛性以及美术创作的多样性,美术的社会功能也不是单一的,而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概括地说,美术主要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从美术的认识功能来说,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美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理论的说服,而主要在于通过形象的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意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
审美功能是美术的最本质而又最普遍的功能,它使人在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中达到培养和发展美感,形成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陶冶性情与人格的作用。审美心理的基础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就会从这些美的创造中获取到全身心的审美满足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总起来说,美术的社会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普及教育,开拓文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